廣西八桂職教網訊(通訊員 曾麗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軍95年來,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不同歷史時期不一樣的“擔當”,卻有著一脈相承的精神光芒。
無論是白刃格斗英雄連、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各個歷史時期涌現的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還是今天奔赴抗洪一線、抗疫一線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他們都用“擔當”詮釋著中國軍人的錚錚誓言。
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也曾經是一位上戰場保家衛國的軍人。他叫黃江偉,現在是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藝術設計系的一名教師。在“斜杠青年”大受歡迎的年代,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斜杠老師”。他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當過木材檢查站的檢驗工人;農場的橡膠工人;自我創業邁進裝飾行業,木工、建裝、水電、貼磚樣樣拿手。如今,他成為廣西理工學校藝術設計系實訓老師,專門教學生木工、貼磚、水電等實訓課程,多年指導學生參加技能比賽獲獎。學校的創新作品館中,他親手制作的木工作品精美大氣,創意十足。
十八歲入伍參軍 一顆初心衛家國
1983年,正值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十八歲的黃江偉毅然決定入伍參軍。他說:“我參軍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成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這是無上榮光的事。第二,作為年輕人,我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闖一闖,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于是,他加入了番號為54255部隊的欽州炮團成為一名新兵。每天6點起床整理內務,接著是隊列、軍事等訓練。訓練的艱苦打破了他對軍營的原有認知,但所有的訓練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在他的字典里沒有“放棄”二字。2個月后,他正式轉入老連隊分配在指揮排有線專業。
睡發霉的草墊 喝田地的生水
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中越邊境一直有軍事沖突。1984年,老山戰役打響。為了收復老山、者陰山,黃江偉和戰友們奔赴戰場。戰場上主要使用有線設備進行聯絡,極少使用無線設備,以免暴露目標。黃江偉正好就是有線專業。每次陣地轉移,他們便負責架線。架線速度要快,要趕在部隊轉移前完成。經常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只能埋頭苦干。每天因為干活出汗,衣服都沒有干過,架線完才能返回吃飯。餓了吃壓縮餅干,水壺里的水喝完了就找附近田邊、水溝比較干凈的水喝。
黃江偉回憶,這些都還不算什么,如果在觀察所,那生活條件更為艱苦。他談起自己在東興彭祖嶺觀察所的日子仍記憶猶新:“觀察所海拔500多米,每天會有人送2餐飯上來。上面沒有水洗臉、漱口,更別說洗澡。如果下雨,那就用篷布接一點水洗臉。睡覺是睡在草墊上,睡到后面草墊都發霉了。在觀察所上面也不能經常走動,否則容易暴露目標,會有敵軍用高擊槍掃射……”黃江偉在觀察所一待就是一個多月。而在戰爭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即使這樣,黃江偉和戰友們沒有發過一句牢騷,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奪取勝利。這,正是一個軍人的擔當。
退役不褪色 強使命勇擔當
在部隊里,黃江偉表現優異,不但是班長,還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10月,他以正式黨員的身份光榮退伍;氐狡届o的生活,他沒有忘記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在廣西橫縣林業局森立公安木材檢查站當過木材檢查的工人;在海南省樂東縣樂光農場1隊當過橡膠工人;接著自己創業做裝飾工作。因為責任感使然,他干一行愛一行,做一行精一行。
2015年,黃江偉無意中了解到廣西理工學校正缺一位經驗豐富的教木工等技術的實訓老師,他很想去試試,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憑著精湛的技術,他成為了該校藝術設計系的一名教師。木工、建筑裝飾、水電、貼磚、隔墻……他手把手將自己的手藝耐心地教給學生。他還指導學生參加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屢屢獲獎。他說:“愛國是軍人畢生的忠誠,奉獻是軍人一世的追求。”
黃江偉老師就是這樣時刻保持著軍人的作風,用行動踐行著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本色,彰顯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使命擔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