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八桂職教網訊(通訊員 邱思維 莫青青 韋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2022年7月9日至14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組織175名師生,組成13支實踐團隊,分別到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家園、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華善村,開展黨的政策理論普及宣講、黨史學習教育“流動課堂”、鄉村振興考察、留守兒童助力團、美化鄉村環境、鄉村墻繪涂鴉等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同時,學校號召在線班級團支部積極組建共計203支團隊,2558名師生在所在家鄉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
百年黨史青年說 革命精神薪火傳
活動期間,各實踐隊師生分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家園、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革命紀念館等地開展黨史宣講活動,入黨積極分子、“青馬班學員”化身講解員,深入群眾,為大家講述革命歷史和黨史知識,讓黨史學習教育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中走深走實。
活動期間,各實踐隊師生還通過開展研學活動,尋訪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聆聽革命故事,“零距離”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堅定理想信念。“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作為新一代的中國青年,我們定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用知識和技能投身于社會實踐,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實踐隊隊員在研學活動中深切感觸。
紅衣走進紅產業 助力鄉村更紅火
鄉村振興應重點關注農業。農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基礎,農村工業化、現代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給農民提供了安全、穩定、優質的生活保障。農業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
7月10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綠水青山”民族村落保護與開發成就觀察團的志愿者們早早的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華善村的山腳底下幫農戶們收割玉米并搬回農戶家剝玉米。
認真工作的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太陽已高高掛起。烈日下,實踐隊的志愿者們在地里熱火朝天地勞動,在深入觀察產業發展、參與勞動工作后,“綠水青山”民族村落保護與開發成就觀察團的志愿者們收獲滿滿。一天的志愿活動結束后,志愿者李權深說:“我們在和老人聊天中了解到,大多農戶家里都是老人與小孩,并且老人的腿腳不便,走路需要用拐杖支撐,家里只有她一個人撐著,兒子一家都在外打拼。老人操勞了一輩子,早已習慣這忙碌的農村生活,今天的‘清閑’是少有的”。志愿者吳柑華說:“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學到了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明白了團隊協作,集思廣益的含義,我想這就是三下鄉對我們志愿者最好的回饋!”志愿者劉娟芳說:“在三下鄉這段時間里,我有過仿徨,也有過煩惱,但是和小伙伴們、叔叔阿姨去摘辣椒、收玉米……這些都是很快樂、很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去地里摘辣椒,雖然太陽很曬,過程很艱苦,但是收獲滿滿。”
尋訪人民英雄 致敬抗戰老兵
“幸好子彈打中的是我的手臂,沒有打到我的心臟。”老戰士覃瑞珍半開玩笑地向志愿者們說道,“當時我們國家窮啊,沒有我們自己的飛機大炮,戰場上美國的飛機不時地掠過我們的頭頂,戰爭打響后,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同志也參加了戰爭,但不幸的是毛岸英同志犧牲了。”覃瑞珍激動地說。
歲月雖讓昔日鐵骨錚錚的戰士如今臉上遍布了皺紋,但覃瑞珍向志愿者們談及自己過往的事跡時,雙眸仍然炯炯有神。時代的戰亂使他們渴望和平,如今看到國泰民安的景象,他們打心里為祖國感到高興!覃瑞珍說到抗美援朝時,激動地向青年志愿者們說起當時戰爭環境的艱苦,以及現在的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并囑咐志愿者們要好好讀書,要做國之棟梁。
如今國泰民安,覃瑞珍高興地說:“每年國家都會派人來慰問我們這些老兵,每月都發放津貼,還給我們送米送菜等,國家沒有忘記我們,我們心里很感動。”
守護稚嫩童心 筑教激揚青春
關愛留守兒童,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處理好關于留守兒童的問題,是加強社會建設的要求。7月10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綠水青山”民族村落保護與開發成就觀察團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華善村華善小學開展了“守護童心,筑教青春”支教活動。
在志愿者們的努力下,一開始見到陌生人普遍比較靦腆的孩子們,也漸漸吐露了心聲:“奶奶說,爸爸媽媽過年了就回來……”“姐姐說,媽媽在另一座山頭……”“弟弟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會喊媽媽……”“爸爸說回來給我帶玩具,可是我不想要玩具,我想要爸爸陪陪我……”聽著孩子們的心聲,志愿者們淚花閃閃,陪伴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志愿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陪伴孩子,給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志愿者黃秋盈說:“通過與孩子們的接觸,我知道學習知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使孩子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光明大道。”志愿者粟振華說:“進入到支教團,我看到的是一個個活潑可愛、充滿童心的孩子,而我們的任務是幫助這群孩子增長閱歷,經過今天我們的教學研討,我相信我們之后的活動開展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志愿者肖選賢說:“雖然教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很辛苦,但是我很開心能教孩子們學習,努力把自己所學知識教授給孩子們,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墻繪妙筆生花 情系美麗鄉村
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為新時代鄉村建設添磚加瓦。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助力鄉村環境、青年助推鄉村振興”實踐隊成員于7月12日、13日在大化縣六也鄉中心小學通過利用專業特長對鄉村環境進行改造。
實踐團的志愿者們隊積極參與美麗鄉村環境的活動中,幫助村民整齊的擺放房前屋后的雜物,清掃鄉村道路垃圾,還利用專業特長把舊輪胎、鵝卵石、木樁“華麗變身”,進行墻繪立體美化,美化鄉村村容村貌的同時,打造和諧、人文、文明、藝術的鄉村風景線,讓村民們贊不絕口。
在此次活動中,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各實踐隊成員深入鄉村,厚植愛國愛黨情懷,服務基層群眾,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鄉土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到具體實踐中,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Top